(1)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
①发生机制:出入肺泡空气流量减少,流速减慢及声音传导障碍。
②病因:胸廓活动受限,如胸痛、肋骨、胸膜肥厚等;呼吸肌疾病,如重症肌无力、膈瘫痪等;气道阻塞,如慢性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;压迫性肺不张,常见于胸腔积液、气胸,腹部疾病,如大量腹水,腹部巨大肿瘤等。
(2)肺泡呼吸音增强
①发生机制:进入肺泡空气流量增多,流速加快。
②原因:机体需氧量增加,如发热、代谢亢进、运动等;缺氧兴奋呼吸中枢,如贫血;血液酸度增高,刺激呼吸中枢,呼吸变深长,如酸中毒。上述均为双侧性,一侧胸肺病时,健侧肺可发生代偿性肺泡呼吸音增强。
浏览全文
标签归档:呼吸音
正常呼吸音及听诊特点
(一)肺泡呼吸音
1.声音特点:呈叹息样或柔和吹风样“fu-fu”声,吸气时声强、调高、时相长。
2.差异:肺泡呼吸音与强弱与肺组织弹性、胸壁厚薄及呼吸深浅有关。一般男性较女性强,儿童较老年人强,矮胖者较瘦长体型者为弱。以乳房下部与肩胛下部最强,腋窝下部次之,肺尖与近肺下缘区域较弱。
(二)支气管呼吸音
1.声音特点:将舌抬高接近上腭经口呼气时所发生“ha”的音响,声强调高,吸短呼长(ヘ),呼强吸弱,吸呼之间有短暂间隙。
2.分布部位:正常人于喉部、胸骨上窝、背部第6、7颈椎及第l、2胸椎附近。
(三)支气管肺泡呼吸音
1.声音特点:兼有肺泡呼吸音和支气管呼吸音特点。
2.分布部位:胸骨两侧第1、2肋间隙,肩胛间区第3、4胸椎水平及肺尖前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