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.宫体变硬呈球形,宫底升高达脐上;
②.露出阴道口外的脐带自行延长;
③.阴道少量流血;
④.用手掌尺测在产妇耻骨联合上方轻压子宫下段时,宫体上升而外露的脐带不再回缩。
①.宫体变硬呈球形,宫底升高达脐上;
②.露出阴道口外的脐带自行延长;
③.阴道少量流血;
④.用手掌尺测在产妇耻骨联合上方轻压子宫下段时,宫体上升而外露的脐带不再回缩。
早期妊娠诊断
一、病史与症状
①停经:生育年龄妇女,平时月经周期规则。停经是妊娠最早和最重要的症状。哺乳期妇女虽未恢复月经,仍可能再次妊娠。
②早孕反应:停经6周出现,妊娠12周左右自行消失。
③尿频:于妊娠早期出现尿频。
二、检查与体征
①乳房的变化:乳房增大,乳头及其周围皮肤(乳晕)着色加深,乳晕周围有蒙氏结节显现。
②生殖器官的变化:阴道壁及宫颈充血,呈紫蓝色。
黑加征——双合诊检查发现宫颈和峡部极软,感觉宫颈与宫体似不相连。
于妊娠5~6周子宫体呈球形,妊娠8周子宫体约为非孕子宫体的2倍,妊娠12周时约为非孕子宫体的3倍。
三、辅助检查
①B超:最早在妊娠5周时可见妊娠环。若见到有胎心搏动和胎动,可确诊为早期妊娠活胎。
②妊娠试验: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尿液。
(三)宫颈粘液检查:宫颈粘液涂片见排列成行的椭圆体。
(四)黄体酮试验:撤退出血。
(五)基础体温测定:具有双相型体温的妇女,停经后高温相持续18日不下降。
适应证:①.宫缩乏力、第二产程延长;
②.需缩短第二产程者,如妊高征、心脏病、子宫瘢痕等;
③.胎儿宫内窘迫需尽快娩出胎儿者;
④.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位需作旋转胎头并牵引助产者。
必备条件:①.顶或枕先露活胎;
②.无明显头盆不称;
③.宫口开全,胎膜已破;
④.胎头双顶径在坐骨棘水平以下,先露达阴道口;
⑤.有一定强度的子宫收缩。
1.自然分娩者估计会阴切开5~10分钟内胎儿可娩出时进行切开;
2.手术产者在准备工作完毕,对产道和胎儿的情况完全查明后可进行切开。
①鼓励产妇坐起排尿;
②听流水声、热水熏洗外阴或温开水冲洗尿道外口周围诱导排尿;
③热敷下腹部,刺激膀胱肌收缩;
④肌注新斯的明;
⑤上述方法均无效时应予导尿。
①.估计头盆是否相称,最常用的是胎头跨耻征检查;
②.操作方法:产妇排尿后仰卧、两腿伸直,检查者将手放在耻骨联合上方,将浮动的胎头向骨盆腔方向推压。如胎头低于耻骨联合前表面,称胎头跨耻阴性,表示头盆相称;若胎头与耻骨联合前表面在同一平面,称胎头跨耻征可疑阳性,表示可疑头盆不称;若胎头高于耻骨联合前表面,称胎头跨耻阳性,表示头盆不称。
③.评判:怀疑头盆不称的孕妇,应让其两腿屈曲半卧位,再次检查胎头跨耻征,若转为阴性,提示骨盆倾斜度异常,无头盆不称。头盆不称提示有骨盆相对或绝对狭窄可能。
主要措施包括:1、患者应住院观察,绝对静卧,左侧卧位,给予镇静及止血药物,积极纠正贫血。
2、必要时可给予宫缩抑制剂,如丁胺醇,硫酸镁等。
3、治疗期间应严密观察阴道流血情况,配血备用。
4、若反复出血需提前终止妊娠时,应用地塞米松促胎儿肺成熟。
5、预防感染,可选用广谱抗生素。
1、治疗原则:解痉、降压、镇静、合理扩容及利尿,适时终止妊娠;
2、首选药物:硫酸镁;
3、应用注意事项:硫酸镁过量首先引起膝反射消失,继而引起呼吸抑制、甚至心跳骤停。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必须定时检查膝反射是否存在,监测呼吸每分钟不少于16次,尿量每小时不少于25ml、每24小时不少于600ml。
子宫性闭经的原因主要有先天性无子宫或子宫发育不良;多种原因导致的内膜破坏,如过度刮宫,结核性子宫内膜炎,子宫切除后或宫腔发射治疗后均可致子宫性闭经。
①胎盘剥离不全;②胎盘剥离后滞留;③胎盘嵌动;④胎盘粘连;⑤胎盘植入。